2023年新年贺词

2022年12月31日 16:40  点击:[]

党委书记孙众志 院长许明道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和社会各界朋友们:

新岁如喷薄朝阳,温暖着学校的一草一木,照亮着学校前行的路,挥别2022,推开2023的大门。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代表学院向大家致以最诚挚的问候、最衷心的感谢和最美好的祝愿!

回望过去,我们把“卓越技能、出彩人生”的校训精神融入血脉,把“立德树人、教育报国”的责任担当扛在肩上,把“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的关键一招抓在手中,把“砥砺奋发、再建新功”的强力号召落到行动,留下一串闪耀着汗水与光辉的日子。

这一年,我们使命如磐,真理和信仰在学院辉映,擘画党建工作壮阔蓝图。

凝心聚力、砥砺前行。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积极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扎实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精心部署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引导全院师生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大众日报》对学校《践行“六抓”“六强化” 以“六个过硬”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进行专题报道。

这一年,我们精耕细作梦想和使命在学院澎湃,写好教育教学奋进之笔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我们推进五维攻坚,牵头成立全国首个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10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获国家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4门,山东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10门。2部教材立项山东省“十四五”规划教材。教师获教学能力大赛国赛一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5项、二等奖7 项,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产教融合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树立省内就业示范标杆被《光明日报》报道;教学改革典型经验‘五维’探索攻坚行动交出亮眼成绩单被《大众日报》专题报道。

这一年,我们立德树人,奋斗与进取在学院激荡,描绘人才培养壮美画卷。

教育报国,立德树人。2022年,学院学生发展质量持续提升,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为92.94%。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赛铜奖1项,省赛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学生国(境)外技能大赛获奖7项。获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1项,辅导员优秀案例2项;学院就业率98.8%,并作为唯一高职院校代表在全省就业工作电视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文化育人工作《经典诵读结硕果,文化育人见成效》被《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

这一年,我们引育并举,智慧和力量在学院碰撞,赋能师资队伍强劲力量。

师道永续、薪火不辍。2022年,学院获评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3个,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1人,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1人,全国轻工技术能手1人,全国商业技术能手1人,山东省技术能手29人。5名教师获批省政府公派出国留学项目,14名教师国(境)外交流,7人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性国际组织担任智库专家等职务, 2名教师担任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翻译,随团斩获家具制作、时装技术项目金牌2枚,学校持证“双师型”教师占比80.04%。

这一年,我们勇于开拓,传承和创新在学院交融,推进学术科研革故鼎新

聚焦重点,强化特色。2022年,学院立足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成果转化,被认定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4个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新高校20条”产业创新载体,获政府扶持资金190万元。获批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新技术研发中心,1个济南市工程研究中心。科研技术服务到款额574万元,新增授权职务专利52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学校教师服务企业成果获中国职协优秀科研成果奖11项、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1项。

这一年,我们奉献拼搏勇毅和担当在学院闪耀,激发社会服务蓬勃活力

践行担当,服务社会。学院院长许明道等4名党员干部参加省“四进”攻坚行动, 1名同志担任“第一书记”。教师荣膺齐鲁巾帼科技创新之星1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1人、济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济南市第十届杰出工程师提名奖1人。通过技术服务、职业培训、技能认定等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社会服务到款额1607万元,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这一年,我们凝心聚力,希望与梦想在学院起航,书写事业发展亮丽答卷

百花齐放,共促发展。今年,学院全面完成优质校建设任务,建设期内获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等国家级标志性成果50项共566个,省级文明单位等省级标志性成果118项共864个。稳步推进省级文明单位复核,成功当选省直文明单位第24协作区秘书长单位。疫情防控系列宣传获评全省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工作优秀案例。诊改建设案例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典型案例”前50位,学院绩效评价改革经验入选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十大典型案例。学院获评“2022职业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典型院校”,2022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落实提案办理,审议工作报告,共谋发展大计。

难忘这一年,师生一德、共赴山海。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学院坚持生命至上、师生至上,统筹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工作。在每一个“静默静止”“封闭管理”的日夜,辅导员、教职工、管理后勤、服务人员以校为家,守望相助,甘做守夜人、护航人、暖心人、逆行人,用坚韧的力量守护安全线。

难忘这一年,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面对诸多困局变局,学院谋而后动,教育教学、主责主业硕果累累,基础建设、管理服务不断优化,职工权益、各项福利有效保障,大家在磨难与拼搏中,学会了坚韧和成长,懂得了友爱和互助,幸福感、归属感、安全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大时代、大变局下的2022年,我们很难,在时代的巨变中颠簸着;每一个劳职人都奋勇向前,与时代同频共振,因为我们深知:“躺平”不会“躺赢”。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攀登。新征程、新起点上的2023年,我们更拼,在未知的巨浪中沉浮着,每一个劳职人都肩负使命,与梦想迎风共舞,心中更要铭记:“做到”才能“得到”。

此时此刻,凛冬散尽,星河万里。

愿每一个奋斗的你都青春正好,愿每一个追梦的人都不被辜负!

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祝福师生朋友幸福安康!

新一年,让我们携手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谱写更美好的诗篇!

2022年12月31日

上一条:学院召开新年首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交流会 下一条:【学习二十大·践行使命】学院世赛基地培养优秀选手 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发来感谢信

关闭

招生咨询电话:0531-89637777、 89638888 、87196666、87196580 

就业咨询电话:0531-89638021   办公室电话:0531-89638853    

地址:长清大学科技园区海棠路800号(主校区)       邮编:250300

           济南市经十路23266号(槐荫校区)     槐荫管委会:0531-87196309

版权所有:新莆京3969  鲁ICP备05018601号  

  • 扫描关注官方微博
  • 微信关注招生信息